挑食物只注意澱粉、油脂、蛋白質,你可能正在慢性自殺!

Share Post:

體重管理中心 李佩芬營養師

甚麼是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大家都聽過,但可能不清楚什麼是慢性發炎?舉例來說,各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乾躁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等)、脂肪肝、肥胖(男性腰圍≧ 90cm 女性腰圍≧ 80cm)、癌症、反覆泌尿道感染等,都表示身體在慢性發炎。而不適當的飲食會導致或加重發炎狀況。想想每天三餐都吃錯誤的食物,等於每天照三餐傷害身體細胞,就像是慢性自殺!

食物中不是只有澱粉、油脂、蛋白質
大家常常只知道食物中含有碳水化合物 / 澱粉、油脂、蛋白質等營養素,都忽略這些只是營養素不代表整個食物。雞胸肉除了蛋白質,可能還有雞飼養時被施打的抗生素和賀爾蒙;牛奶除了蛋白質和鈣質,還有飽和脂肪、過高的雌激素,可能導致乳癌、攝護腺癌。地瓜除了碳水化合物,還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A和鉀,可以幫助控制血糖、血壓、促進排便和保護眼睛。杏仁除了油脂,還有纖維、鐵,而杏仁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五花肉的飽和脂肪酸一樣都是脂肪,但對身體的好壞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差異。

超越澱粉、油脂、蛋白質迷思
所以當我們只在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 澱粉、油脂,忽略食物中所含的其他營養素或有害成分,我們就會挑錯食物。例如癌症病患想補充蛋白質,所以三餐都吃很多牛肉,卻忽略牛肉中的飽和脂肪、過量的鐵、及氧化三甲胺 (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物質 ),反而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越來越嚴重;如果攝取的是各種豆類如毛豆、豆腐等抗發炎的蛋白質食物、W3 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亞麻子油、核桃,反而更能有效降低發炎狀況,提升營養狀況,更可以順利完成治療。所以要記得聰明挑食物,不要變成慢性自殺一族。

2025 動吃想瘦減重班

元宵節剛過,過年正式結束請低頭瞧瞧自己的肚子是不是有些事需要面對了呢?但是剛放假完開始工作煩躁的事好多壓力一來

社群媒體新平台

大家好!我們北醫體重管理中心的全新社群媒體平台正式啟動啦!🎉 為了能夠更方便地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最新動態、活動訊

術後神助攻

聽說術後外食很難買?🍣聽說術後只能喝流質?🥛 流質到底喝多久?術後容易吐不知道怎麼吃嗎?😩飲食新法/心法是甚麼

8週代謝平衡課程

如果你(妳)正在與體重拉扯不清因為對身材不滿意而受到焦慮都可以透過我們精心規劃的課程只要你願意留一個時間給自己

減重前先盤點自己的壞習慣

北醫附醫 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 李佩芬   要開始減重之前,應該要有些準備,大家可能會以為:是要準備好錢嗎?其實

Scroll to Top